kehuduan
客户端
weixin
微 信
weibo
微 博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新车评网 > 头条 >

无锡预计2024年GDP增长5.8%,超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2025

2025-01-15 20:09:33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2211   

近日出炉的无锡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62万亿元左右,增长5.8%左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该增速超过了无锡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目标。

其中,2024年,无锡“5+X”未来产业总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低空经济产值实现翻番。

未来产业在无锡的扎根,要从2023年说起:2023年初,无锡提出构建“4个地标+6个优势+5个未来”梯次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其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被明确为5大未来产业。

2024年,无锡《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首批选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元宇宙、合成生物、高端膜材料共6个新赛道,并明确将瞄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6大领域,不断丰富“5+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依据《实施意见》,无锡目标到2027年,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未来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无锡市政协委员、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左保春认为,加快做大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特色园区打造、优质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是重要“抓手”。

园区方面,1月3日,无锡首个未来特色产业园——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封顶。《实施意见》目标到2027年,建成未来产业特色园区不少于15个。

“但不可忽视的是,园区布局同质化不少、产业主导性不强、运营专业度不高、配套软硬件不齐等问题依然明显。”无锡市政协委员、无锡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顾煜理建议,各地区应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做好特色产业园区规划,避免地区之间同质化布局、地区内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企业方面,无锡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和未来产业相关的新兴产业新注册企业数量增速提升较快。截至2024年10月底,无锡市共有无人机相关企业90家、航空航天相关企业2129家、机器人相关企业9794家,无人机相关企业增长13.92%、航空航天相关企业增长42.79%、机器人相关企业增长47.39%。

国联证券研究指出,在5大未来产业主赛道中,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氢能和储能发展相对领先,地区分布均匀,已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在规上企业方面,无锡已集聚60家人工智能和元宇宙企业、16家氢能企业、16家储能企业。

另外在X个未来产业新方向中,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透露,2024年低空产业、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初具规模,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22.6%。

横向来看,未来产业在全国的发展整体处于初创阶段,产业分工、业态布局、利益分布等格局尚未形成,对无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3年地方两会数据显示,已有18省市布局生物健康产业、17省市布局类脑智能、13省市布局氢能与储能产业和量子信息产业等。

当全国各地都在抢跑未来产业发展时,无锡又有怎样的思考?

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无锡政府工作报告对“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提出,围绕商业航天“星、箭、网、端”全链条,务实推动产业加快聚链成势;推动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建成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等。

在1月13日上午无锡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的大会发言上,无锡市市长赵建军也表示,前瞻应对产业演进之变,务实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5+X”未来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需要大量投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前瞻布局、动态调整。

无锡市人大代表、利亚德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聿认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不仅包括甄选技术路线、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也包括打造产业配套体系、优化市场体系。

以商业航天产业为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发展空间信息产业的城市以省级城市为主,无锡把形成“发卫星、造卫星、用卫星”全产业链体系作为下一步发展方向,在地级市中较有前瞻性。

“我们要敢于跳出地级市思维。”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立足经济大市的地位优势和“前景可期、大有可为”的鼓励期许,因地制宜加速传统产业新变革、攀登新兴产业新高峰、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据赵建军介绍,2025年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实际使用外资提质增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6%。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汽车品牌

版权所有中国新车评网网站地图

中国新车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新车评网APP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