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 三位70后登场,需要有人传、帮、带,也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因此,以六旬之龄出任董事长,王晓秋的留用就顺理成章了。
bull; 上汽集团每20年出现一位年轻的总裁,从陈祥麟,到陈虹(43岁),再到贾健旭。今年46岁的贾健旭是继二陈之后第三年轻的。
bull; 贾健旭认为,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不每周调整,根本不能跟上这个市场的速度hellip;hellip;
本月,一家头部车企的人事变动如期而至,在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7月10日,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公司董事王晓秋被选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经公司董事长提名,同意聘任贾健旭担任公司总裁,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原董事长陈虹先生由于到龄退休,辞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上一次的上汽集团董事长的更迭还是在十年前,由53岁的陈虹接替63岁的胡茂元;而上汽集团对新任总裁的聘任也过去了5年时间,当时是55岁的王晓秋接棒60岁的陈志鑫。
当下,上汽集团销量连年下滑,业绩不尽人意,发展前景不明hellip;hellip;那么,60岁的王晓秋何以升任上汽集团董事长,贾健旭怎样在短短16个月内连升三级,而王-贾组合又会给上汽集团带来什么?
半年前,上汽集团旗下三个70后中层管理者成功冲顶mdash;mdash;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智己汽车CEO蒋峻、上汽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兼飞凡汽车CEO吴冰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由此掀开这家国内最大汽车集团高层调整的大幕。
在原董事长陈虹的十年任期上,上汽集团高层是一个以60后为主的班底。尽管这一高管群经验丰富、沉稳老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略显暮气、创新不足hellip;hellip;三位70后的登场,无疑会为这一高管层增添新的活力,但同时也需要有人传、帮、带,也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因此,以六旬之龄出任董事长,王晓秋的留用就顺理成章了,其重中之重的责任应该是稳住上汽集团之大局。
年届60出任董事长,在上汽集团也不新鲜。自上汽集团的前身mdash;mdash;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成立,40年间共有6位董事长。从出任该职务的年龄上看,有两位是在六旬左右担此重任的。一位是1984年任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董事长的蒋涛,时年63岁;另一位是1992年任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的陆吉安,时年59岁。
蒋涛是1938年5月参加工作的三八式老干部,曾历任助理员、区长、科长、县长;1949年1月随军南下后,转入上海市政府机电工业管理部门任处长、副局长、局长、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而陆吉安同样是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任上,在国家部委相关领导的力荐之下,兼任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直到担任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显然,在上海汽车工业初起之时,蒋、陆二人是至上而下出任上汽集团董事长,表明政府和地方对汽车工业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二人能力的高度认可;而现年60岁的王晓秋则是自下而上,相信也是对其能力的足够认可。
早在2003年,王晓秋开始负责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项目。当时,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合资企业风头正劲,但上汽旗下自主品牌备受诟病。面对质疑,时任董事长的胡茂元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给出年产5万辆的自主品牌小目标。而此时不到40岁的王晓秋,显然已是天降大任。
十年之后,在经历了短暂的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职务后,王晓秋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并兼任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业务。2018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销量超过70万辆;次年7月,王晓秋任上汽集团总裁。
当下,上汽集团曾经引以为傲的合资业务板块风光不再,而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此消彼长之间,上汽集团龙头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此时出任集团董事长,对王晓秋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尤其是在60岁的当口,王晓秋出任这一职务或许也是过渡性的,按其前面3任董事长的退休时间,都在62岁-63岁(胡茂元、陈虹),其在任时间大抵只有3年。
2023年2月20日,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替陈贤章任上汽大众总经理;
2023年12月22日,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
2024年6月21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新一届上海市市管干部任前公示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贾健旭,将拟任市管企业正职。
短短16个月,贾健旭居然完成了令人瞠目的三级跳。毕竟,过去40年,只有6个人出任过上汽集团总裁一职,个个都是来历不凡,声名赫赫。
自1984年起,先后有7位,共8次出任上汽集团总裁(或总经理);其中,在陆吉安任内,经历了公司更名(从上汽拖到上汽总)和职务改称(从总经理到总裁);而陈祥麟是唯一一位两次出任这一职务的(1984年和1995年);8位人士当中,陈祥麟在40岁时出任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总经理(1984年),陈虹在43岁时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4年);因此,今年46岁的贾健旭是继二陈之后第三年轻的。换句话说,上汽集团每20年出现一位年轻的总裁,从陈祥麟,到陈虹,再到贾健旭。
在上述7位人士当中,贾健旭还是仅见的从汽车零部件出身的上汽集团总裁。
观贾健旭的简历,按时间排序,共在8个单位任职;而前6个单位,都是担任副总经理,其中的后4个单位都有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经历(简称括号);是不是有一种严格考验的意味:既让你干活儿,还让你负责(主持吗),就是难有名分(长期主持啊)。终于,在第四个括号后,在赴任上汽大众之前,贾健旭同时兼任两个正职,即延锋汽车饰件总经理、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总经理。再之后就是大家都已经注意到的16个月完成三级跳: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并跃升至上汽集团副总裁,直至此次担任上汽集团总裁。
当然,贾健旭也是上汽集团从副总裁,到总裁用时最短的:从2023年12月22日,到2024年7月10日,只有半年多一点时间,就摘掉了一个副字。
在贾健旭担任企业正职前的6个岗位中,前面三个都是零部件企业;后面三个是出口部门。这样的经历,与现任董事长王晓秋很是互补,这也许正是王-贾组合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贾组合就位不久,很快就有上汽集团内部调整等信息,反映出这对董事长与总裁组合的急切心情。
事实上,在上汽大众掌舵一年多,贾健旭的心得就是要快!不久前,在与车讯网等媒体的交流中,他说,在主机厂也待了一年多了,我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慢,我觉得自己的2023年太慢了,为什么?我从深层次去分析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的流程、是我们的体系问题,还有我们对于电动车开发的串并联关系没有搞清楚。
贾健旭认为,一定要把开发原创性握在自己手里才可以,这就是对能力的要求。这个快是很好讲的,但在快的背后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具备了你才快得起来。
他指出,现在的市场需要押注,要摸清和判断对市场的节奏,拿出针对性的举措,还要快。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不每周调整,根本不能跟上这个市场的速度,而且现在的利润、现金流是公司的血液,我一定要找一个地方先试,试成了以后之后就可以全面铺开。同样一个促销市场策略,我很快用一周的时间在一个最差的大区做起来了,说明市场认可,马上就要全面追赶。有一些东西我在一个最好的大区打得好,我可以全面推广。我们不要全部要,全部上,搞特区、搞定点,搞完之后再来推广,这个就是精细化管理,人要过一过紧日子之后,你才知道你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起来的。
巧合的是,这种雷厉风行,每周调整的做法,在上汽集团是有悠久传统的。早在30多年前,被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点名兼任上汽拖总经理的陆吉安,也是这种做法。多年以后,这位老人曾回忆说,当时,我每个礼拜都开协调会,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讨论。德国人不对,我批评德国人;中国人不对,我批评中国人。我开会可厉害呢,如果不那么厉害,桑塔纳国产化实现不了。
最后,贾健旭总结到,系统性地解决问题,需要一套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解决在中国市场的问题。说一句肺腑之言,这个世界最大的本事叫借力,而不是从头到尾自己来。你怎么快我来学,但是我不照抄;你哪里好我来拿,你哪里不好我不拿,但是你的流程拿给我看,我的流程跟你的流程进行匹配,用新拿来主义让合资走入新时代,这不是单向的了,而是双向奔赴的拿来主义,而且速度要快。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