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6日早上6点30分,集结在英国英吉利海峡的17.6万盟军部队,在德军的重重封锁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海滩登陆,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后,盟军部队成功登陆诺曼底,后人把这场史诗级的登陆战称之为“诺曼底登陆战”,又称“D-DAY”。诺曼底登陆战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抢滩登陆战,也正是这场战役,一举改写了整个二战格局,为盟军最后的胜利及法西斯的溃败奠定了基础。
在数十年后的今天,D-DAY这个名词一般用于形容非常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转折性战略事件。而发生在2023年11月8号的荣威D7上市发布会,对于荣威品牌而言,绝不只是一款新车的上市发布,更意味着荣威这个品牌的焕新与变革,无怪乎,荣威要把这场发布会,称之为“D-DAY”了。
既然被冠以如此名号,我们不禁好奇,荣威D7这款车对于荣威这个品牌,对于上汽集团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具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发布会后,对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吴冰先生、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营销官朴春旭先生,及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潍先生,进行了一次详尽的专访。
在本次发布会上,荣威高调宣布将重回混动赛道,并将新能源放在整个品牌最高的战略地位上。在和我们的交流中,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营销官朴春旭先生对于D7的对手锚定及荣威D家族的后续产品规划,也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朴春旭先生认为,通过价格能看出谁是D7的竞品。B级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荣威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进入B级车市场,基于的是两点自信:第一,依托荣威品牌及上汽集团,荣威实际上有足够强的技术实力和底蕴,能凭借实力造出一款物有所值且物超所值的B级车。第二,在当前时间节点入局并布局B级车市场,有利于D家族产品序列的开局,也利于后续更多产品的战略布局。
谈到竞品时,朴春旭先生直言道,荣威在对D7进行研发和定价时,实际上并没有过多考虑对标何款竞品,而是从用户需求进行通盘考虑。对于D7这款车,荣威想的是用户需要什么车、荣威需要尊重市场、也要满足中国社会最主流消费者群体最根本的需要。
因此在荣威看来,客户需要什么样的车,荣威便决定造什么车。这里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首先在尺寸上,要满足多场景的家庭出行需要。其次,座舱需要强调高级感和舒适度的完美结合。D7?EV采用后驱+多连杆悬挂布局,再加上上汽乘用车最擅长的底盘调校,荣威是有信心和海豹、深蓝等同级标杆车型在操控和舒适性上一校高下的。再谈论到D7?DMH车型,这款车同时获得了2023年中国乘用车混动大赛的双料冠军,还有“十佳发动机”的荣誉和实力,这都是权威机构的背书。因此荣威可以自信地对外界喊出:“最强插混在中国,中国最强是荣威”。
D7双车可以跟任何一个竞品一较高下。但荣威方面想得更深入,荣威思考是用户需要什么。在内部,荣威高管们磋商了很久,提出了“BBA”这么一个概念,即B级车的空间、B级车的体验、A级车的价格。荣威希望D7双车型的上市,能够真正把荣威品牌带回到主流赛道,重回用户的视野,真正做到古人说过的一句话:“天下谁人不识君”。
而至于未来产品规划方面,朴春旭先生也透露了一些消息,他表示,D家族的第二款车型,在9月份产品公告已经出来了,这是一辆SUV,和D7一样也搭载了DMH平台,但这款车型在发动机上和D7相比有所不同,它搭载的是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因此这款车型的插混平台会被命名为DMH+。荣威方面也同时透露,新车将在不久后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公布更多信息。
在D7上市发布会上公开了一些D7 EV车型搭载的新的电池技术,这些技术在当前行业内是有着一定的领先实力的。而在专访中,荣威两位高管针对核心技术和智能化这两个时下热门话题,也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在核心技术方面,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吴冰先生认为,对于未来的产品型谱上,在明年可看到DMH插混系统在SUV、MPV及轿车形态上都将实现搭载。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在混动技术上的积淀是非常深厚的。因此尽可能大规模地推广DMH插混系统,是荣威接下来主要做的事情之一。
而在关于最近电池行业很火的固态电池话题方面,吴冰先生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车,电池成本占了整车很大一部分。虽然现在原材料的成本有所降低,但荣威品牌若想在下一轮竞争当中拔得头筹,就必须在能源层面上有大的突破,我想这个突破一定是在固态电池上。荣威方面在日后,条件成熟后会向外界公布固态电池相关的工作进展。
而在讨论到智能网联这个话题时,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潍先生认为,智能网联是现在每个品牌都在做的事情。荣威希望结合用户不断变化的生活场景进行迭代开发,如何找到在用户驾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场景,这背后其实有很多门道。
例如很多人都在探讨的芯片问题,大家会发现在很多车企的眼中,没有8155芯片就意味着技术芯片不到位。但其实很多用了8155芯片,也并没有把智能网联化做到极致。相反,在考虑到综合成本、综合使用效率等方面观察,过强的芯片未必一定是好事情。
很多用户对于车机实际上最高频应用的是导航及一些常用App的场景化使用。但上述这些东西真的需要一颗价格非常高昂的芯片以实现相应功能吗?回答是否定的。因此对于荣威而言,合适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为了贵而贵,其实并无意义。
同时有一个真理是,产品定位越高,用户群体相对来说的高知性也就越高。相对于盲目堆砌芯片性能,荣威更愿意迭代更多的产品功能,对现有芯片性能进行更深度的挖掘。
毫无疑问,D7承载着荣威品牌的希望,那么我们也十分好奇,这样的一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的新车,荣威方面对其终端销量到底有着怎样的预设目标。对于这个话题,荣威两位高管都有着不同但很相似的观点。
周潍先生认为,整体而言,15万级别的细分市场的竞争,目前处于一片红海。特别是今年,包括长安、吉利银河等车企都纷纷在这个细分市场发力。而荣威在进行了综合评估后发现,过去10个月内,在10-20万级细分市场,整体市场规模相比2022年增长了10%。这说明整个市场结构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同时,用户的需求也在发生显著变化。未来在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只有打磨好产品技术,定义好产品,强化好产品综合实力,才有可能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形成独有的优势。
周潍先生进一步指出,从上市预热期到今天,D7这款车没有预售,更没有锁单。截止到发布会当天的订单量已经破千了,这是真实的订单。明年荣威对于D7双车的销量目标规划是希望突破月销一万辆。进一步分析,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按照D7双车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荣威是有机会尽早实现这个销量目标的。
而吴冰先生则进一步补充道,荣威D7双车完全是按照中级车的尺寸、轴距、舒适性去打造的。但基于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状态,基于荣威方面对于品牌的未来三年规划,作为D序列的第一台车,荣威D7以B级车的产品力,实现了A级车的价格。所以,D7的销量目标一定是双车要月销过万,荣威品牌有这样的决心。
最近几年,荣威品牌确实是在新势力等其他车企的摇旗呐喊中显得有点安静,在回答我们关于荣威品牌未来将何去何从的提问时,吴冰先生给出了非常冷静的思考。
他认为,荣威品牌要关注的是这个品牌到底是什么?为谁服务?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要确定选择的路径,要确定服务的目标人群,所提供的价值。荣威这个品牌,“荣”和“威”,从诞生在上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积淀的制造大厂,就是要为中国最主流的消费人群提供所需的产品价值。
今天我们一直提到“用实力说话”,这几年,荣威想明白了三件事。第一,荣威的品牌是为中国最主流的人群提供高性价比、高品质的汽车,“进取”将会成为荣威最核心的品牌价值。
第二,新能源汽车将会是荣威未来产品开发的重点。其中,DMH将会是产品开发核心中的核心。因为荣威所服务的目标人群、所积淀的口碑,以及对中国最广大地区产品的覆盖,在能源形式上,EV和DMH会双驾并驱,但DMH会是更具产品竞争力的能源发展形势。
第三,不能再简单地通过降价和促销来提升荣威的品牌知名度。过去几年,荣威迷失在了追求线索、例子、性价比的投入产出比,而忘了我们在品牌上的投入,忘了告诉大家荣威品牌到底是什么。从明年开始,上汽集团会加大对荣威母品牌的传播,让大家知道这个母品牌,知道荣威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标签,知道荣威是为中国最主流的代表进取精神的这些人,打造高品质国民车。
最后,品牌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为此,上汽集团对荣威品牌做了三年产品规划,今年D7是第一台车,明年有两台车,到2025年有三到四台车,每年至少推出两款新能源车型。上汽集团希望通过产品,通过真正的产品体验,通过让荣威汽车在中国更大范围被消费者使用,让荣威品牌回归到该有的位置。我们希望从D7开始,用更多产品、用上汽实力来说话,来回归到荣威该有的市场地位。
实际上,上汽集团花了很多时间进行内部讨论,通过内部的讨论、反复的沟通,上汽希望把荣威品牌想清楚、把产品想清楚,把所服务的目标客户想清楚。基于这些,把品牌逐步恢复起来。中国汽车行业过去20年,经历了高增长的过程。未来十年,可能所有品牌都会经历起伏。对于荣威品牌来说,在过去的这段时间经历了一些挫折,未必不是好事,因为现在竞争更激烈。荣威也要怀揣梦想,一个一个产品把荣威品牌做上去。
实际上这场专访会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荣威品牌过去也许确实经历了一些困难,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正如那句最近被频繁提起的话一样,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的荣威,已经在向着前方的万丈光芒加速前行。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样充满动力的车企,这样对市场的认知如此准确,对自身态度如此端正的车企,不能在未来获得爆发性的增长。在专访结束后我走出专访间,心里只有一句话:以前那个光芒万丈的荣威,终于回来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