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体育消费热潮。在济宁,运动场馆火爆,体育用品热销,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享受到全民运动带来的经济红利,体育消费市场的巨大潜能正被激发。
近年来,济宁健身场地设施持续改善,户外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笼式篮球场、足球场等健身场地设施随时向市民开放。如今的济宁,正在体育的赋能下愈发生机盎然,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的运动健身资源,一幅“全民健身”的时代画卷徐徐铺展。
亚运会带动效应强
小众运动持续出圈
随着“钱江潮涌”主火炬塔亚运圣火缓缓熄灭,举世瞩目的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圆满落下帷幕,但激发出的体育新活力却越来越热。市民的运动热情已被激发,“亚运经济”的带动效应也在持续释放。
“徒步、游泳都是我平常喜欢的体育运动,近期想带着家人去杭州游玩,近距离观看一下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市民尤先生告诉记者。像尤先生这样被亚运会赛事吸引的年轻人还有很多。除了关注赛事之外,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同时,对篮球、足球等传统热门项目之外的各类新兴运动也有了更高的认可度,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的业态。
“如今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氛围愈发浓厚,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也超过了以往。”在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的“比卡”私人健身会馆内,教练盛夏正在一对一指导学员基本拉伸动作。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观念普及、体育赛事激励等外部因素,都是运动健身及用品消费呈现出迅速增长之势的重要助力,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意识和健身热潮,进一步带动了人们对健身培训、场馆经营、体育用品及健身器材的销售热度。
“相比起传统的健身模式,如今,攀岩、CrossFit等小众运动出圈,更多新颖潮流的运动方式,大大激发了市民的体育消费热情。”盛夏告诉记者,以店内最畅销的CrossFit运动课程为例,该项锻炼课程不只是身体单项的功能,而是要求综合能力。这项训练可以改善人体心血管健康和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不仅能帮助健身爱好者避免受伤,骑行或打篮球时也会更轻松,很受会员青睐。
“我很喜欢足球赛,逢球必看,每次都去济南看比赛,这次在家门口就可以大饱眼福。”市民李先生说。11月25日,香港明星足球队济宁公益邀请赛在济宁体育中心体育场举办,届时将丰富市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展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带给大家一个属于济宁人自己的赛事。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满足市民多元需求
过去,去哪儿健身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济宁市倾力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科学指导街镇合理布局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焕然一新。市民出门走两步就会看到健身场地,遛娃、踢球、徒步,出门健身更方便、更安全,获得感和幸福感满满。
清晨六点,市民公园已经热闹起来,市民在这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活动筋骨。“我每天都来市民公园锻炼,看看绿植、 鲜花,再听听鸟鸣,既愉悦了心情,又锻炼了身体,两全其美。”家住附近的市民邢先生告诉记者,这种简单朴实的幸福感,离不开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给老百姓健身、休闲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每当天色微亮,在百花公园经常可以看到十几位中老年人摩拳擦掌,借助公共器材进行健身。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们的锻炼生涯大多是从退休开始的。通过锻炼,他们结识了新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锻炼,还成立了一个“以杠会友”的圈子。只见他们娴熟地在单双杠上做各种动作,虽然简洁,难度却很高。倒挂盘桓、悬空站立、旋转翻越……这些动作就连年轻健身达人也望之惊叹。
近年来,济宁市利用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以及重大节庆节点通过线上、线下双推进、相结合的形式,精心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热情,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同时,济宁市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全市19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近日,任城区教体局新购置健身器材85套,共763件,协同全区15个镇为今年规划新增、更新的45处健身器材场地进行配发安装,将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届时,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将进一步完善。
整合社会体育资源
引领群众科学健身
“硬件”有了,“软件”也要跟上。为破解基层体育工作难推进的问题,济宁市广泛团结并发展全市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科学健身知识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从去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以“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为主题,在全国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建设试点工作,计划每年安排10至15个样本社区,项目周期为3年,逐步辐射全国。承担此项目的济宁市是山东省唯一。根据工作需要并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济宁市由去年一个社区扩展至19个社区。
10月11日,任城区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举办了主题为“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健身国际跳棋志愿服务”的国际跳棋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到济宁市国际跳棋和五子棋协会的专业指导员朱老师为大家授课。朱老师的授课采用电子投屏与模拟棋盘相结合的方式,从国际跳棋的摆棋、行棋、吃棋到三条规则,讲解得通俗易懂。期间,大家进行了实战体验和现场问题解答,朱老师还布置了N种吃法残局的课堂作业,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
去年,济宁市推荐的“全民健身6+6+N”志愿服务项目和国际跳棋志愿服务队项目,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开展的2021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任城区古槐街道铁塔寺社区入选全国15个、省内唯一的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全民健身,推进全民健身与文明实践、邻里守望、社区治理等有效融合,实现文明健身、科学健身、安全健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济宁特色的社区模版。
体育消费需求释放
产业形态跨界融合
当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会激发出市民更多样化的健身需求。“现在无论是线上线下,相关体育用品应有尽有,一买就停不下来。”市民李先生说,健身补给、运动装备等早已成为他日常花销的一部分,为了随时监测运动时的心率变化,他最近又买了一款智能手表。
在全民健身热潮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将体育运动纳入自己的日常消费“清单”。与此同时,新玩法、新科技助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特有的体育社交环境驱动消费者从单纯体验到深度参与,推动健身房、运动商城经济的增长。
晚上夜幕降临,记者在位于城区洸河路的一家健身房里看到,会员们专注地在各种运动器械上挥汗如雨,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健身房营业时间是早八点到晚九点,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是店里最热闹的时候,比白天人流量多一倍。来运动的大多是周边的上班族,对夜间健身需求旺盛。我会根据会员需求和健身习惯,在各个时间段设置不同的运动课程。”该店相关负责人说。
为挖掘体育消费潜力,促进体育休闲消费,济宁市创新消费模式,集中推出一批“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体育旅游产品,以更好地让体育资源“动”起来,文化资源“活”起来,体育旅游消费“火”起来。举办Mini铁人三项赛、慢跑节、动漫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市民体育消费热情,拓展体育消费领域。举办100余场“村BA”篮球赛,让比赛回归乡村,拉动消费。举办2034场社区运动会,位居全省第1名,进一步刺激社区居民消费。
边角余料也有春天,济宁市积极拓展群众体育消费新空间,深入挖掘主城区金角银边、闲置楼宇等空间资源,以新建或改扩建的形式提升体育场地建设,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在每个主城区有序建设1个体育公园、2个体育服务综合体、2个健身步道。记者采访发现,这全新体育健身场地的创新方法,将健身场地与公园绿地、商业建筑等城市空间进行一次全面的“跨界融合”,并且这种融合正变得越来越紧密,让老百姓走出家门就能锻炼。这不仅仅是创造一个服务周围居民健身需求的运动场所,更是通过这种形式,激发体育力量,和周围的商圈等形成有效联动,增加周围的人气而拉动消费。(记者 刘伟栋)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