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huduan
客户端
weixin
微 信
weibo
微 博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新车评网 > 导购 >

银行估值偏低、房地产贷款风险可控……直击农业银行中期业绩会丨和讯曝财报

2022-08-31 16:12:50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1563   

在中国农业银行2022年中期业绩会上,该行董事长谷澍用韧字总结了该行上半年的成绩在他看来,韧性就是要面对各种冲击和挑战,要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和强度

半年报显示,农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71.96亿元,同比增长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9.45亿元,同比增长5.5%。

从资产规模看,截至6月末,农行总资产达32.4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5%,贷款总额18.81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5%,存款总额24.1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不良率1.41%,较去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在8月29日的中期业绩会上,谷澍也多次提到银行的估值问题在他看来,目前资本市场对整个银行业的估值偏低,市场对银行存在误解

他说,任何银行都是与宏观经济形势高度绑定的,银行本身就有化解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作用如果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单纯收缩贷款,最终宏观经济没有做好,银行自身的微观审慎也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统一起来,与市场化并不矛盾

净息差仍将承压,预计下半年将小幅下降。

半年报显示,农行上半年净息差为2.02%,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这与整个行业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农业银行副行长李琳说

对于农行净息差下降的原因,李琳回应称,主要原因是农行积极加大对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盈利。

谈及农行下半年的净息差走势,李琳预计,该行的净息差会有一定压力,但边际降幅会收窄从资产端来说,农行会继续合理有序地向实体经济让利,所以贷款利率还是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从负债端来看,去年6月存款利率的自律和机制改革,以及今年4月存款市场化调节机制的效果将继续显现此外,本行积极优化成本控制措施,负债成本上行压力有望缓解

中国农业银行还将继续增加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等领域的贷款根据相关政策可以获得专项再贷款的奖励资金支持,应该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贷款利率下行带来的压力李琳表示,综合判断农行下半年净息差大概率会维持稳中略降的态势

拨备覆盖率将继续有序下降。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适时运用RRR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银行提高信贷投放能力。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04.91%,较去年末上升5.18个百分点,但较一季度末下降2.6个百分点。

对此,谷澍解释称,农行的拨备覆盖率在一段时间内应该会继续有序下降,下降幅度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他说,拨备的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增拨备的数额,第二,要释放多少股票拨备,最终的拨备覆盖率数据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对于新增拨备,农行仍将坚持审慎原则,根据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提取拨备,至于股票拨备,农行会根据逆周期管理的要求和需要,合理释放股票拨备,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能使投资者的回报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房地产经营风险可控。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8428.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9%,企业房地产贷款余额4598.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5.21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444.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

农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上半年农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量和增速在可比同业中名列前茅同时,他也指出,房地产的存量对公贷资产质量造成一定压力,主要是少数扩张速度快,负债水平高的大型民营企业前期暴露出风险

到目前为止,风险暴露相当充分,农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在同业中不是很大,因此这种风险是可控的张旭光说

下半年,张旭光表示,农行将贯彻央行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坚持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并重的原则。

第一,信贷政策一方面,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保持房地产融资渠道稳定畅通,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我们着力进一步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民生工程张旭光说另一方面,继续提高房地产风险精准防控能力,有效区分具体项目风险和企业集团风险,不搞一刀切,不盲目撤贷,断贷,压贷

二是不断加强房地产风险监测,进一步强化房地产业务全流程风险防控,稳步推进困难房企一户一策风险化解。

三是通过支持项目并购等多种金融手段,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推进楼宇安全,全力为楼宇安全和稳定民生提供金融服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汽车品牌

版权所有中国新车评网网站地图

中国新车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新车评网APP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